暖流汇聚,青春有为。五年来,团南宁市委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大局,创新工作方式,擦亮服务品牌,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火热实践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南宁青年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用青春奋斗,书写挺膺担当的志愿篇章。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截至目前,南宁青年志愿者人数超过140万,5万名青年志愿者常态化活跃在全市300个社区“青空间”,处处闪耀着青春的志愿红,“志愿之城”“温暖之城”成为南宁崭新的名片。
团南宁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志愿服务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密结合,用心做好小而实、小而专、小而美的志愿服务。
“那天你问我,幸福是什么?我想悄悄告诉你,幸福是首歌。嘿嘹嘹啰......”近日,伴着《幸福嘹嘹啰》的歌声,参加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的中外诗人走进南宁市蟠龙社区。诗人们纷纷感慨:社区的氛围真好,就像一个大家庭!“蟠暖邻里”是蟠龙社区的传统志愿服务品牌,为来自15个民族的社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各族居民相互帮助,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团良庆区委书记陆漫介绍。
围绕“社区服务青年发展”“青年参与社区治理”两大主线,构建“团干部+社区+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社区青春行动,开展法治宣教、禁毒防艾、四点半课堂、安全自护等主题服务活动800余场,服务青少年超9.5万人次,以实际行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青春活力。
以关爱重点人群为切入点,动员上岗青年志愿者2万余名,募捐物资超135万元,开展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助老为老“金晖助老”、爱心助残“阳光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近千场次,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你好,我想问下,从这里去朝阳广场应该怎么走?”“好的,您从这条路向东走......”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在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大型商圈等设立多处青年志愿服务岗亭,向市民提供咨询引导、外借临时雨伞、急救药品等应急便民服务,打造服务群众的“暖心站”,实现全年志愿服务“不打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团南宁市委始终坚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坚持守正创新,把准当代青年新特点新规律,持续增强青年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动力。
持续扩大组织有效覆盖。按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部署,扎实推进“县县建协会”工作。目前,南宁市、县两级100%规范注册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初步形成了以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核心,县(市、区)团委、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为基础,各类青年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工作网络,并不断向大中专院校、基层社区和新兴领域延伸拓展,立体化的组织动员体系逐步形成。
持续推进阵地建设。创建南宁市青年志愿服务实训基地,联动整合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社工机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属地高校等社会力量,打造集青年社会融入、扶危助困、实践育人和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为一体的志愿服务保障平台和实训平台。通过构建“协同共建、保障扶持、激励引领”机制,打造“114”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工作格局,即:围绕“1”个目标(以党建为引领,在服务大局中推动实践育人),构建“1”个体系(高效的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支撑体系),整合“四位一体”工作力量(团干部+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少年事务社工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将志愿服务与社会服务相融合,创新参与社会治理,更好促进了我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已打造实训基地8个,整合各类资源实施70个社会志愿服务项目,创造市场价值突破1000万元。
持续打造服务品牌。聚焦示范引领,重点打造“点亮蓝灯”阳光助残、圆梦使者——“益起童行”关爱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项目、“蓝焰搭子·青春新顶流”——南宁市消防宣传志愿服务项目等品牌,相关经验案例在2024年共青团为老志愿服务和助残志愿服务现场会上展示交流。大力选树优秀典型,用榜样的精神进行激励和行动引领。
时光匆匆不念过往,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千千万万的南宁青年志愿者,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用颗颗爱心、点滴行动,绘就了青春志愿行、永远跟党走的壮丽画卷。下一步,团南宁市委将牢牢把握志愿服务与服务中心大局的结合点,不断加强组织队伍、服务体系和项目品牌建设,全面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End
编辑:金梦婷(昆明城市学院)
校对:李雪艺(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