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志青春丨天空没有痕迹,但鸟儿已然飞过
最新动态
志青春丨天空没有痕迹,但鸟儿已然飞过
2025-01-223

收录于话题

#志青春栏目



朗读者:王品皓(浙江工业大学)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洪铭泽华中科技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江苏中学

不知不觉间,我从江城武汉奔赴霍城这个祖国西疆的小城,已经五个月有余。教室外的银杏树,叶片由翠绿转为金黄,而后悄然飘落。渐渐地,扬扬洒洒的雪花栖息于枝桠之上,校园里的草地每日也被一层冰碴儿所覆盖——北国的寒冬已然降临。


这半年中,我作为高一年级的地理老师,服务于新疆霍城县江苏中学。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我还担任了高二年级文科重点班的副班主任,在每天晚自习的时候给学生们进行辅导。一周中,总有几日需要从清晨七点忙碌至夜晚十一点半,说不辛苦是假的,但在繁忙的工作教学中,我也收获了诸多感悟与成长。


在起初的教学里,如何让学生们真正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着实让我头疼——很多孩子初中基本上没学过地理,对基本地理常识的掌握都是个问题;大部分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县城长大,从来没有外出游历,地理学科素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尽管我努力打磨自己的教学内容,力求每堂课都“干货满满”,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却并不好。一场考试过后,我所带班级的地理成绩位列倒数,着实给了我不小的打击,挫败感油然而生。

正在给学生们上地理课


后来,我也尝试了不少办法,比如每天课前听写、课后要求学生们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抄写,但收效甚微。尽管第二次考试学生们的成绩整体有所进步,但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直到有一次,我询问一位学生考前是否背诵过我所发知识点,他坦言“老师,你发的知识点太多了,而且很多知识我都不太理解,背不下来”。这件事之后,我也渐渐了解了学生们学习地理的难处:他们记的太多,理解的却又太少,考试的时候难以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题目里去。

在这之后,我手把手教学生们自行整理思维导图,引导他们把重点知识点梳理成一个个“记忆清单”,并坚持每天晚自习抽查他们的背诵情况。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也会从学生们记忆中容易产生的误区着手,再给他们系统讲解一遍。我告诉他们:“学习地理就是一个把知识点拆解“降级”的过程,许多看似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耳濡目染的生活常识。”我现在仍记得,一个很聪明但学习不是很踏实的孩子,有时我没有抽查到他,他却主动地来找我背书。我问他缘由,他说:“老师,您每天牺牲休息时间来督促我们,我觉得您真的很负责,我也理应更加认真地学习才是。”

有时,我也会趁着晚自习的空余时间,给学生们讲讲自己高中学习的经历,告诉他们自己高中的调皮过往,告诉他们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告诉他们“态度”相较“天赋”更重要。

我所带的班级,许多孩子家庭条件并不好,甚至面临着学费都交不起的巨大压力;还有些孩子借住在亲戚家中,独自在此求学。伴随时间的推移,学生也更加信任我,愿意找我聊天,说说他们的“心里话”。

我的课代表——一位做事干练、留着短发的开朗女生,在一天晚自习后找我谈心,哭诉父母不在身边,学习压力很大;班上一个调皮的男生,上课总是不遵守纪律,我平时没少批评他,他自己内心其实也很难受,高中的快节奏学习相比于初中给他带来了巨大落差感。

慢慢地,我逐渐意识到,相比于传授学科知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压力与愁绪,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加具有意义,也更加贴近教育的真谛。

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学生进行课业辅导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也愈发意识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内的知识传授,课堂外的传道与科普也是教育使命的重要延伸。


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我与其他志愿者们一起走进霍城县第一小学,开展“我们爱科学”志愿宣讲活动。期末考试临近,这也是本学期我们进行的最后一次宣讲。


这次宣讲的主题是“国防科普”。我们带领着孩子们,从“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讲到歼-20的横空出世,从海军司令刘华清老将军弯腰凑近观摩美军的先进设备讲到电磁弹射航空母舰“福建舰”的下水,从“冰雕连”的故事讲到洞朗对峙期间牺牲的几位战士。


在宣讲结束时,我对孩子们说了这样一番话:“无论是那些矢志不渝为我国高精尖国防事业奉献的科学家们,还是驻守在巍巍喀喇昆仑为国牺牲的战士们,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为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崛起作贡献。爱国主义不分高低贵贱,科学亦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我们都是一步步从小事做起,最终成就值得后人铭记的大事。”


与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正在给学生们展示“水流光纤”实验


五个月的支教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在这段日子里,我始终在思索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教育与人的成长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二者皆是一代人全力托举另一代人的伟大征程。“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回首漫漫五千年历史长河,若首尾相连细细算来,也不过是几十个人的一生。仿佛儿时掷出的那架纸飞机仍在空中翱翔,尚未落地,而我们却已在不经意间长大成人。我们所研读的岁月史书里的每一段文字,虽寥寥数语,却能承载一个时代的汹涌澎湃与波澜壮阔。也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绝托举与无私奉献,才勾勒出我们这个民族雄浑大气、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电影《死亡诗社》里,基汀教授仅仅与学生相处了一个学期,就用诗歌走进了学生们的心灵,引导他们努力追求心中的梦想。而在来到新疆之前,我也曾经有过几次短期志愿服务的经历,每次离开的时候,我都有过疑惑:学生们会记得曾经有过一位志愿者教过他们吗?直到不久前,我无意间读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也许,一年的支教的确无法在知识上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痕迹,但我仍旧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延续那代代相传的托举和努力,去书写属于志愿者的那一抹亮色。

我希望当我们飞过以后,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一颗小小的种子,静待生长,静候花开。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洪铭泽投稿
编辑:曾琳娟(西华师范大学)
海报:公艺云(郑州工商学院)
责编:孙渤皓
校审:盖奕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