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00后”西部计划志愿者玩起了“跨界”,让边境小村火起来、生活美起来~
最新动态
“00后”西部计划志愿者玩起了“跨界”,让边境小村火起来、生活美起来~
2025-01-1732


说到“卫国戍边”你会想到什么?
边境、巡边、哨所、战士……
那你认为“00后”大学生去卫国戍边
能做些什么?

不少人想象中的边境村
就是12个字:
泥巴路、破土墙、苦不苦、来站岗
虽然带着这样的预期
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
抱着为基层做一些实事的念头
还是选择来了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位于吉林省东部
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
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
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
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
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
边境线总长768.5公里

2024年
一群大学生通过
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来到了延边
来到了边境村

4个“00后”在边境村
玩起“跨界”


张智淘是
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来到吉林省龙井市三合镇北兴村
他“寻思着站站岗”
但万万没想到会来这里
“玩起跨界”


他所服务的北兴村
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文旅基础特别好
为了让志愿者们尽快熟悉
村里的情况
一开始村委会给志愿者们
安排了入户走访和宣讲宣传的工作


随着对村里情况的熟悉
志愿者们起先是决定制作一些视频
宣传这个村子
帮助吸引更多的游客
除此之外
一个大胆的计划
也慢慢在他们心中成形并付诸实践
——养殖蓝钳鳌虾!

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智淘、王佳玉、耿飞飞、王储(左起)


张智淘是学播音主持专业的
王佳玉、耿飞飞学前教育专业
王储是学金融的
4个人凑不出一个学农的

唯一沾边的是王储
他是一个业余钓鱼爱好者
可仅凭这个爱好
对于专业养殖虾
是远远不够的

但他们敢想
有人竟然也敢让他们干
刚到岗两个月
4个人就开始搜集养虾的技术资料
自己联系养殖设备的厂家
等想法成形
他们就找到了
村里的第一书记张新宇

西部计划志愿者所在的村子
很少有年轻人
村里是把这些大学生
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几个年轻人的想法
很快得到了村里的支持
对这些年轻人的新点子
村里总想让他们先试一试
还给这些孩子联系了当地的企业家
帮助这个计划能够落地


以这个契机
几个志愿者跟“投资人”
讲述了他们的计划
“我们养虾可以作为
游客来村旅游的特色项目
附近的村庄有养鱼的
但是养虾这一块还是比较稀少的
养虾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让游客进行钓虾体验
钓上来的虾
还能够作为当天餐桌上的美食
这些能丰富游客体验
增加驻足时间、拉动消费……”


这一系列设想
让当地的企业家很感兴趣
再加上村集体的帮助
10月初
他们的养虾计划就开始一点点执行
短短两个月
他们在一个540平方米的闲置庭院上
建起了两个
直径5米的养虾池、112平米的钓虾池
还配套蔬菜种植区与餐厅

大棚建起前

大棚建好后

养虾自然不是那么容易
他们买了20万尾虾苗
加上饲料成本花了4500多元
养虾的温度要经常监测
每天至少投喂6次
养了虾
4个人基本不休息
遇到节假日就进行轮休


对于这第一批虾
他们既“慌”又“怕”
蓝钳鳌虾的生长周期在3-4个月
目前时间已过半
“每天就趴在养殖池边看一下
能大概看到一两只活跃的样子
今天心就停下来了”

建成后的大棚,具备休闲娱乐、钓虾体验、蓝钳鳌虾养殖、蔬菜种植等多种功能
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智淘(左)参与大棚建设

张智淘每天坐在
他们一起建造的大棚里
心里“怪开心的”
“但是大棚修的越好
其实心里边越害怕
刚开始不觉得(胆子大)
现在确实有一股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
对于这份压力张智淘解释说
“你养不出来
什么都是白扯
也会辜负
大家这么多的理解和关注
还有帮忙”

在这个养虾计划中
志愿者们始终认为
他们的力量占了30%
而大家的力量占了70%



虽然他们4个人
每天干活从不含糊
但还是得依靠村民们的帮助才能建起来
甚至有很多村民是无偿的
对于这份支持
他们默默记在心里
也逐渐下定决心
好好干这一番事业

为了共同的目标
4个志愿者虽然很累
但也很开心、有很多收获
大家都是一起在努力的配合
齐心协力做好这件事

由于所了解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少
龙井市科协
还帮志愿者们联系了
吉林农业大学水产养殖系
硕士生导师王秋举远程指导
如果他们有需要
王老师也可以来到村子提供帮助


张智淘给他们的大棚起名叫
“四小只院子”
他们4个西部计划志愿者
也进行了具体事项的责任划分
耿飞飞、王佳玉
负责室内设计、场地规划
王储是技术总监
每天写“养虾日记”
监测虾的成长
张智淘是新媒体宣传
拍摄视频、撰写脚本
负责村子的对外宣传
4人轮流进行虾苗饲养、水质检测

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他们的“四小只院子”

还没去吉林的时候
张智淘以为的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
是像一棵白杨树一样
站在祖国的边疆大地
而现在他认为自己一定要把
“格局放大、眼界放高”
不能光想着自己一个人去守边
而是要让更多的人回到乡村
看到乡村发展的潜力
然后让边境村火起来
“火起来之后
就有更多的人卫国戍边
就从一棵白杨树
成为了一排排的白杨树”

能力不咋大
但在夜晚村民可以敲敲他们的窗

22岁的韩磊
现服务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和龙市崇善镇卫生院
他所在的边境村四周都是山
来到这4个多月
在一个不到10人的卫生院
他负责的工作比较繁杂


他原本是想要去当兵的
后来他想
与其直接开始职业生涯
还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
去外面看一看
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
给了他这个机会

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韩磊

在韩磊的想象中
边境村应该是特别荒凉的一个小村子
他甚至想买两只大鹅养大鹅
这样在边境也能做点事情

但实际上
边境村的状况
比他想象的好多了
村子里房屋错落有致
住宿环境也跟城市没什么差别
最大的挑战
可能也就是不能点外卖

整个镇里
除了西部计划志愿者
他没有见到过同龄的年轻人
镇里面最大的消费场所就是小超市
最大笔的消费是买吃的

韩磊的日常工作
是为村民做日常健康检查
检查药品的保质期
宣传医保政策等等

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吴文强

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刘婧云

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董佳乐

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潘泽凯


韩磊介绍
卫生院里面一共5个志愿者
他们的工作就是
给村民提供基础的
医疗卫生安全保障
今年的冬季尤其忙
村民感冒的人特别多
他们有些忙不过来

虽然很多村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卫生院的
所以一些村民
也存下了他的手机号码
村子不大
但其实每天事也挺多


村里的大夫和卫生院的志愿者
手机基本都保持畅通
以防村民有什么紧急情况
几名在卫生院服务的志愿者的宿舍
就在卫生院的正门前
每天上班通勤的时间
大约在1分钟
这个位置是方便大家值班
如果在休息时间
村民有买药、打针等紧急情况
不用打电话
直接敲敲宿舍的窗
他们也会起来工作

在韩磊所在的团支部
同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王佳丽
是大家的主心骨
警校的经历加上共产党员的身份
她时常带动志愿者们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入户走访中
她得知镇上有3名贫困学生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
她联系上了崇善镇中心小学霍校长
动员团支部成员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为3名孩子购买了
20本练习本、3套文具
考虑到气温逐步下降
挑选了冬季帽子、围脖、
手套、保暖鞋
在送物资时
孩子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
深深地感动了她


王佳丽还带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团支部特色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
服务期间带领志愿者们
以村分组创建了4个社交账号
开展30余次助农直播等


在祖国的边境
戍边战士用钢铁般的意志
为祖国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
而如今
在这片充满
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
又多了一群朝气蓬勃的追光者
——西部计划志愿者

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
既接纳着志愿者的奉献
也回馈着年轻人的付出
给予他们磨砺的机会、成长的养分
让他们在奉献中历练
于困境中蜕变

边境线的稳固
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接续扎根
唯有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
留驻边境、深耕边境
汇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
祖国的边防才能如钢铁长城
坚不可摧!


End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

编辑:孙渤皓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