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与在西藏抗震救灾一线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每天聊上一会儿,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白天他们基本上从一睁眼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几乎一刻不停”。我们的交流主要集中在晚上11点以后,最近几天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他们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住处。经过几天的交流,我们渐渐熟络起来。聊天也没什么特定的内容,听他们唠唠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想到哪儿说哪儿。其实每天具体聊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能收到大家平安的回复,听出来他们身体没有出现不舒服、今天的状态还不错,感觉心里多少也踏实了一点儿。西部计划志愿者保文雅、李民庆、杨晨浩、寿小君、邓素、武小兵正在和当地干部、群众等接力搬运大批生活物资今晚已经快过12点半了,还没有收到信息回复的我正想再发个消息问问,却像是有心灵感应般很快收到了回复:“今晚我们这边余震不断,已经七八次了,基本上一直没断过,差不多都在4、5级的样子,震感都挺强烈。”我起初以为可能是他着凉感冒了。他说:“没有感冒,可能是因为这几天在外面搬东西沙尘比较多,有点呛到嗓子,一直不太舒服。”“我们也戴口罩的,但是最近任务量比较大,基本上从早上10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甚至更晚,基本上一刻不停,时间长了口罩也戴不住。”西部计划志愿者郭丰瑞、王英杰、李民庆、邓素、周涟笛齐心协力搬运物资
西部计划志愿者武小兵正在搬运暖气片等过冬物资
随着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启动,最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比如,这几天户外温度已经达到将近零下20℃,有些物资原本是摆在室外的,因为气温太低,水、牛奶、饮料等会被冻坏,所以他们得抓紧转移到室内。比如,又在几个村新建了“青青儿童乐园”,还对像森嘎村等几处原本已经开园的“青青儿童乐园”做了升级。今天白天,他们就分头行动集中忙活这件事。女生们主要负责在刚搭建好的样板间打扫卫生、收拾布置,将灾区孩子们带到这个新升级后的“青青儿童乐园”里学习玩耍。男生们则是接连跑了好几个村,去送“青青儿童乐园”里需要的写字本、粉笔彩笔、桌子椅子,还有炉子。
西部计划志愿者保文雅、邹恒正在布置刚搭建起来的样板房,这里将成为森嘎村升级后的“青青儿童乐园”
1月14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西部计划志愿者在震区安置点“青青儿童乐园”为灾区少年儿童开展心理疏导
我询问了他们目前的情况,确认他们今晚都已经平安回到县里的宿舍后,也算稍稍安下心。“我的衣服就在手边凳子上,房间门也开着,要是震得很厉害,我拽上衣服就能跑,嗖嗖的!”“原本有在三楼住的小伙伴,大家调了调,都搬到一楼的屋里去了。”前半句是人之常情,后半句尽管寥寥几个字,却仿佛能看到他们坚定的眼神、可贵的勇气和能顶得上去的担当。明天怎样分工?哪几个人去搬物资?哪几个去“青青儿童乐园”?还有哪些东西要带给孩子们?虽然知道今晚大概率他们很难睡得踏实,但还是在心里默默祈祷能够一切安稳。
——写于2025年1月14日凌晨
本文作者: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干部 盖奕洁
“志愿观察”专栏常年征稿,欢迎广大志愿者朋友们踊跃投稿(投稿邮箱:zgqnzyz@126.com),分享对志愿服务现象、案例的思考和看法。我们期待更多的志愿者朋友们一同关注参与。
End
编辑:孙渤皓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