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志青春丨跨越千里山海,化身师者亦为友~
最新动态
志青春丨跨越千里山海,化身师者亦为友~
2025-01-139

收录于话题

#志青春栏目



朗读者:李欣云(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陈琳,福建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现服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学校。

跨越两千多公里的漫长旅途,我开始书写一篇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怀揣着梦想与信念,我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学校,开启了志愿服务之旅,立志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知识与希望的种子。


初入校园,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承担起包括数学、科学、综合实践在内的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精心备课,努力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生动有趣。


课堂上,我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次,在数学课上讲解一道难题时,我看到很多孩子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我便引导他们分组讨论,孩子们立刻热烈地交流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穿梭在小组之间,倾听他们的思路,适时给予启发。当看到他们最终恍然大悟,成功解出答案时,那些洋溢着成就感的笑脸让我无比欣慰。



除了开展教学工作外,我还十分关注孩子们在兴趣方面的培养与发展,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发掘更多潜能。


我与志愿者小伙伴们共同创立了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向阳”广播站,旨在为校园搭建一个传递多元声音、播撒文化种子的优质平台。孩子们对广播站的热情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报名参与的络绎不绝。他们积极准备稿件,反复练习朗读,力求在广播中呈现出最好的自己。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广播室里专注而兴奋的模样,我都深感欣慰。因为我知道,这个小小的广播站,正在他们心中种下兴趣与梦想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成为他们童年回忆里一抹温暖而明亮的色彩。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我还组织了“文化小课堂”活动,给他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我带来自己旅行的照片,展示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眼睛里满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不停地问着各种问题“老师,大海真的那么蓝吗?”“福建的楼房建筑也和固原长得一样吗?”我一一解答。他们兴奋地告诉我,等长大了,也想去我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


我还开展了与福师大联动的线上课堂,开展数学趣味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励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而我面对这群二年级的孩子们,时常也像在看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一样。他们会在得知我是个没见过雪的南方人以后,绘声绘色地和我描述他们是如何在雪地里捏“雪兔子”、打雪仗、堆雪人,在下雪天捏小雪球得意扬扬地和我分享;会在上户外实践课时让我仔细辨认他们在阳光下比的影子是小狗还是小猫;会在放学时,背上大书包的一个个小身板和我打着招呼说“陈老师再见”……

我想,也许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我渐渐开始体会到教育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与心灵的触碰与交融。每一个孩子纯真无邪的笑容,每一次毫无保留的分享,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在支教的日子里,我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一开始站上讲台的局促、连上六节课沙哑的嗓子、无数个挑灯备课的夜晚、清晨迎着风雪走进校园的种种瞬间,都曾让我感到压力。但每当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听到他们亲切地喊着“陈老师”,就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进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我深知,自己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陪伴他们成长,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未来的窗户.



在这里支教的日子不算长,却让我深刻地领悟到,只有扎根基层,贴近学生,才能真正给予他们所需的教育与关怀。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守在这片教育的热土上,在思想上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持续创新改进。我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严谨的态度,面对支教中的每一个挑战,用青春和汗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更多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陈琳投稿

编辑:李欣云(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海报:公艺云(郑州工商学院)

插图:千库网

责编:孙渤皓

校审:盖奕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