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志愿者学习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2024年7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联合发布《关于遴选2024年“中华文物保护传承”志愿服务团队的公告》,共遴选出100支志愿服务团队,面向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等群体,开展“中华文物我宣讲”“中华文物我推荐”“中华文物我来画”等志愿服务活动。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奏齐鲁风韵,绘古都风华”宣讲志愿服务队是如何开展“中华文物我宣讲”志愿服务的吧~
志愿者制作的部分文创产品展示
志愿服务队奔赴临沂大学各个学院,莘县妹冢镇中心小学、兰陵县第一中学、民慧实验高级中学等多地开展志愿宣讲,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物的独特魅力,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
志愿者深入校园、社区、大街小巷、博物馆等地开展志愿宣讲
在临沂大学校园内,志愿服务队面向全校征集优秀文物书画作品,由专业老师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将文物保护宣讲覆盖面扩充至校园各处。同时,志愿服务队依托学校学生流量大的优势,召集十余位志愿者加入团队,开展了“时光信箱”品牌项目、“我对文物有话说”活动;扩大宣传力度,关于文物保护的推文浏览量持续提升。
嘉年华活动现场
志愿服务队多次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深入学习,结合书法与国画、设计等专业优势,深入探讨宣讲形式与特色,旨在向游客讲好文物故事。志愿者运用AR大数据技术复原古物风采,线上线下联动,使游客一览国家宝藏文物;编排“我对文物有话说”剧目,以情景再现方式,生动演绎历史故事,让宣讲不再枯燥,文化深入人心,游客纷纷给予好评。同时设置“我与文物面对面”时光信箱主题特色品牌,号召游客们穿越时光隧道,在信纸上写下想对文物说的话,未来与后人共启。通过一系列志愿宣讲活动,大家更加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文物保护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志愿者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开展志愿宣讲活动
志愿服务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室内室外交替进行的方式,以宣讲为主、研讨为辅,过程中增设趣味互动问答、发放精美文创产品的环节,使宣讲形式新颖多样。截至目前,已开展16场宣讲活动,服务对象涵盖中老年人、大中小学生等各个年龄层次,有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助力增强文化自信。
End
编辑:陆 茜(云南财经大学)
校对:马文雅(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