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安徽共青团以“党政关注、社会急需、青年能为”为切入点,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着力加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项目体系、文化体系建设,青年志愿服务的方式、手段不断优化,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持续扩大,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推动协会建设。部署全省地市、县区、高校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动员卫生、交通、救援等专业人员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依托团的组织体系,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交流联动渠道。截至目前,全省16个地市、104个县区全部建立、运转青年志愿者协会,110所高校成立了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
二是规范注册管理。依托有关平台加强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优化志愿者过程体验,构建志愿服务网络生态,提供免费保险,引导社会青年、大学生等竞相参与志愿服务。目前,全省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超480万,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660万小时,每年签到、招募活动稳定在2.6万场以上。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坚持每年举办省级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交流活动,定期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基础课、进阶课、实务课线上培训,针对大型赛会、助老、助小、助残、服务春运等需要常态化开展岗前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针对青年志愿者举办的各类培训超1200场,参训人次稳定在6万以上。
一是开展“西部计划”。连续21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累计选派5217名志愿者赴西部地区从事1-3年的教育、农业、医疗等志愿服务工作。2023年以来,实施“西部计划”安徽地方项目,两年招募828名志愿者赴省内基层一线开展服务。二是服务大型赛会。团省委牵头制定安徽省志愿服务领域首个地方标准——《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管理规范》,积极承接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近两年,省市两级团委直接组织6.1万名“皖小志”,服务包括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园博会在内的203场重大活动。三是组织科技助农。面向省内外农业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等招募青年专家(博士)组成服务团,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技术服务。全年组织140名青年专家(博士)参与对接活动268次,为387个企业、383名青年提供服务。四是推动卫生下乡。连续25年实施青年卫生志愿者项目,从省直、市直医院招募38期2867名青年医护骨干,在425个镇村卫生单位驻点服务,为基层患者实施手术4.3万例,门诊、义诊、巡诊108.2万次,举办培训、讲座1.2万期,获评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五是实施“暖冬行动”。连续10年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旅客,每年实际上岗人数在8000人以上。以2024年春节为例,全省“暖冬行动”上岗青年志愿者达1.2万人,累计服务时长21万小时,部分地市志愿者上岗需要“拼手速”,名额经常“几秒被抢光”。六是发起“社区行动”。聚焦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持续开展志愿助学、陪伴照料、理发清洁等志愿服务。推动各高校每年组织不少于25%的团支部与乡村、社区结对,近三年暑期共组织24.5万支“三下乡”重点团队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此外,安徽共青团还推动开展了应急救援、“河小青”等志愿服务工作。
一是举办项目大赛。牵头举办7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设置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公益创业等14个赛道,累计征集3318个志愿服务项目。省赛颁授金银铜奖1020个,斩获全国赛金奖26个、银奖81个、铜奖103个,有效提升了全省志愿服务项目的专业化水平。二是选树先进典型。团省委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青年志愿者个人、组织评选,近5年共表彰518名个人、220个组织,38名个人、15个组织、17个项目获评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产生明显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每年在“安徽青年志愿者”等团属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图文信息3000余篇条,以直播访谈、原创视频、电子画册、志愿集市等形式,广泛宣传推介志愿服务先进人物、事例、项目。今年以来,新华社、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聚焦安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国青年报已3次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志愿服务高扬理想主义、胸怀“国之大者”、情系万家冷暖,既是一份有深度、有温度的崇高事业,也是广大青年点燃青春、奉献家国的绝佳平台。下一步,安徽共青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完善“四化”(项目化运行、信息化赋能、协同化推进、典型化引领)工作模式,推动青年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安徽志愿服务事业汇聚澎湃的青春动能!
End
编辑:刘婧棵(哈尔滨工业大学)
校对:袁银雪(山西大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