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当年轻人遇上“老古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最新动态
当年轻人遇上“老古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4-12-234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志愿者学习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2024年7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共遴选出100支志愿服务团队,面向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等群体,开展“中华文物我宣讲”“中华文物我推荐”“中华文物我来画”等志愿服务活动。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长风”志愿服务队是如何开展“中华文物保护传承”志愿服务的吧。


夫历史者,如长河浩渺,奔腾不息,其间甲午海战,如若星陨于空,璀璨而悲怆。甲午所遗之文物,仿佛一把把钥匙,共同打开这尘封的记忆之锁。7月以来,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长风”志愿服务开展了系列甲午战争文物宣讲活动,挥毫于岁月之帛,重绘往昔波澜壮阔之史卷,引导众人感先辈之热血、悟民族之精神。


走进社区:让甲午故事在邻里间传颂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而文物者,乃历史之鲜活见证。” 在甲午战争博物馆文物系列宣讲活动中,“长风”志愿服务队走进闵子骞社区,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之旅。

在闵子骞社区,宣讲团队志愿者别出心裁地以第一人称扮“甲午文物”。每一个成员都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仿佛化身成为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物件,将它们的所见所闻、所承载的历史情感一一向社区居民倾诉。老人们回忆起曾经听闻过的先辈事迹,孩子们则睁大眼睛,好奇地聆听着这些新奇又厚重的故事。借此独特方式,甲午战争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化作一幅幅鲜活的文物图景,令历史的记忆于生动演绎间传承延续。




主题团日:点燃青年学子保护文物的热情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当甲午战争文物保护的主题与各团支部学生活动相结合,便擦出了绚烂的火花。


本次宣讲同时与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各团支部开展紧密合作,在学院各班级开展了以“甲午战争文物保护”为主题的主题团日活动。各班团支书使用团队成员精心准备的PPT,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甲午战争文物的珍贵价值以及它们所面临的现状。各团支部在组织下前往山东博物馆进行参观实践。在博物馆中,同学们近距离观赏了那些承载着历史的文物,它们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在同学们心中播下文物保护的种子,激发青年学子对保护甲午战争文物的热忱与责任,共同为文物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联合宣讲:跨越空间的文物宣讲盛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互联网时代,“长风”志愿服务队打破地域限制,与北京师范大学“运河行走,千里通波”团队强强联合,在新媒体平台上为广大网友带来了一场中国文物联合宣讲活动。


通过在线联合直播,将甲午战争文物的故事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两个团队的成员各展其能,将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网友们积极互动,留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对文物保护的见解。这次联合宣讲活动,不仅扩大了甲午战争文物宣讲的影响力,更向大家展现了网络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巨大潜力,让文物保护的理念跨越空间,深入人心。


志愿宣讲:文物之声在岁月中永续


本次甲午战争博物馆文物宣讲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贴近群众,让历史走进生活;深入学院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激发青年学子的热情,为文物保护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借助互联网直播平台,联合其他优秀团队,让文物故事跨越山海,熠熠生辉。每一个活动都是传播历史文化、倡导文物保护的有力举措。


在未来,“长风”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多创新的方式,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这一行列,成为文物保护的传承者与践行者,共守中华文物之瑰宝,同续千年历史之华章。





中华文物保护传承
是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
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记忆
让我们携手并肩
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起做中华文化的
传承者与守护者



End

来源: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长风”志愿服务队投稿

编辑:陆   茜(云南财经大学)

校对:马文雅(安徽师范大学)

责编:林川博、孙渤皓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