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满格蓄电!残奥健儿讲授壮“志”密码~
最新动态
满格蓄电!残奥健儿讲授壮“志”密码~
2024-11-212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北京大学团委策划组织创办“北京大学志愿大讲堂”项目,继续优化升级北京大学思政实践课程中“志愿服务”模块。“志愿大讲堂”将邀请各领域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或个人担任主讲嘉宾,力求为同学们带来志愿服务领域最专业的知识和最前沿的理念,拓宽北大青年志愿服务的视野,激励更多北大青年投身志愿活动,弘扬志愿精神,以奋斗诠释责任担当,用奉献书写不凡篇章。



11月15日,“北京大学志愿大讲堂”第九讲暨2024-2025学年志愿服务理论课第二期在北京大学廖凯原楼举行,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户国栋,校团委副书记、歌剧研究院副院长李鸿,校团委副书记王杨,校团委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徐国旺出席活动,350 余名同学和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现场参加活动,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和6个支教地师生线上参与。


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残奥会、世锦赛、亚残会金牌得主卢冬;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混双冠军赵帅;中国残疾人田径运动员,残奥会男子轮椅竞速冠军、世残会田径锦标赛冠军代云强;中国女子轮椅冰壶运动员,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冠军、残奥会轮椅冰壶金牌得主闫卓,四位残奥冠军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用残缺之躯挑起重任的奋斗故事,阐释了用不屈之心创造奇迹的拼搏精神,激励同学们面对困难挑战时不放弃、敢拼搏,鼓舞更多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在青春中奉献自我,谱写时代华章。

四位运动员演讲现场


坚韧绘梦,明灯引路


六岁时一场车祸夺去了卢冬的双臂,却未能阻止她用双脚重新描绘生活的绚烂。十四岁,她与碧波泳池结缘,历经千锤百炼,最终在奥运殿堂斩获数枚金牌,书写个人传奇。卢冬讲道:“身为残疾运动员,我深知肩上承载的不仅是个人荣耀,更是传递正能量、照亮他人之路的使命。”她引领青年参与公益,弘扬奉献,彰显担当,共同绘制温暖画卷,呼唤社会关注与理解,构建包容和谐社会。她如明灯,指引前行之路,激励每位同学在劈波斩浪中书写未来。

勇敢尝试,活出精彩


儿时车祸让赵帅失去左臂,右手受损,却意外结缘乒乓球。赵帅说:“竞技体育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是其魅力所在。”15载职业生涯,历经夺冠辉煌与失败磨砺,他深刻体悟到人生荣辱皆财富。成为国旗护旗手,更是对他拼搏的肯定、实力的赞美。他向同学们传递奋斗、友爱精神,鼓励大家勇敢面对挑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生命因运动拼搏而精彩,让生活因志愿服务而丰富。

云驰风掣,强音未散


从出生起,代云强就面临下肢发育不良的问题,轮椅成了代步工具。在队友和教练的鼓励下,他克服重重困难,走到了今天。在无数次的比赛挑战中,他逐渐学会了享受比赛,更学会全力以赴,展现最好的自己。现在,他将开启新的周期,积极训练,时刻铭记嘱托,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他坚信,只要脚踏实地,每一分努力都会开花结果,人生必将绽放辉煌。

梦想引路,步履不停


自幼患有脊柱裂的病症,医生曾断言闫卓无法行走。大学时,闫卓考取驾照。她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激情澎湃的活力,受老师欣赏,将她引入体育之路,开启射箭之旅,后因规则变更转战轮椅冰壶,拼尽全力,实现全运会、世锦赛、奥运会大满贯。闫卓用自身故事告诉同学们,无论境遇如何,勇敢追梦,脚踏实地,困境终将成就自我,荣耀终将如期而至。同时,她也鼓励同学们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丰富自我、成就自我。

演讲结束,现场氛围温暖热烈,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四位冠军运动员耐心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关于体育生涯、志愿内涵的问题,鼓励北大学子勇敢尝试、努力拼搏,为个人梦想和国家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将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同时,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织支教地100余名学子与冠军们进行了远程互动,表达了向冠军学习、努力奋斗的坚定志向。四位奥运冠军也为他们送出亲切寄语,要“眼里有光、心中有希望”“坚持下去”,更要“让挑战成为习惯”“为梦想、不止步”。



活动结束后,在校园文化讲解志愿者的陪同下,残奥冠军们来到优美的未名湖畔,一同游览秋日燕园,欣赏未名湖的深秋之景和博雅塔的巍峨挺立,感受北大优美的校园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交流友好互助的志愿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希望你们继续带头拼、加油干,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残奥冠军们面对比常人更加艰难的挑战,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决心,突破身体的极限,展现出闪耀在残缺躯体背后不屈的精神。他们在体育赛场上争得荣耀,也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领域有所作为,为北大青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坚持、拼搏、永不屈服、勇于超越极限……这些熠熠生辉的品格将持续激励着我在人生中不断前行,攀登不倦。”考古文博学院2024级本科生武雨桐说道。残奥冠军们的精神品质不仅支撑其创造辉煌,也在今天激励着同学们勇往直前。正如数学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长鑫所说:“期中季我经常因课业压力而焦虑,但今天看到四位运动员这种历经磨难却依然笑拥生活的态度,感到很受鼓舞,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对于北大青年,冠军们不屈的体育精神令人折服,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投身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的精神亦令人动容。“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应当传承残奥健儿们的精神,将其融入志愿服务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辉煌篇章。”物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马瑛杰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北京大学团委将持续推进“北京大学志愿大讲堂”,立足校园、心怀家国、放眼世界,让北大青年进一步理解志愿精神,弘扬志愿文化,以奉献之犁深耕青春,以奋斗之姿点亮青春。让更多燕园学子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拼搏的英姿鼓掌,为坚韧的灵魂喝彩,学习楷模事迹,汲取榜样力量,用脚踏实地的付出践行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青春誓言。


End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大团委”


编辑:毛雯卉(成都体育学院)
校对:杨舒媛(中国海洋大学)
责编:孙渤皓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