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志青春丨这是我对青春最好的回答~
最新动态
志青春丨这是我对青春最好的回答~
2025-11-193



朗读者:王品皓(浙江工业大学)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沈妮佳,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


站在珲春国门前眺望图们江对岸的风景,我总会想起塔里木大学的那片胡杨林。从西北边疆到东北边陲,跨越五千公里,我带着青春的梦想来到吉林延边,把青春的种子播撒在珲春这片热土上。


初到珲春时,东西部四个小时的时差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东北夏秋交替的速度也让我这个西北姑娘措手不及。作为珲春市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联络人,我的日常工作看似琐碎,却意义非凡。每天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全市志愿者的动态信息表。


“您好,我的请假报备单该怎么填写?”“调岗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三方协议中这里该如何填写?”这样的咨询几乎每天都会在即时通讯窗口弹出。谁请假了,谁遇到了困难,这些在别人看来枯燥的数据和问答,在我眼里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志愿者们的 “暖心倾听者”,我始终带着耐心倾听每一份困惑与需求,认真记录下大家的心声并及时跟进反馈。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因共同的热爱相聚相守本就难得,我愿尽己所能,第一时间为大家排忧解难,让这份志愿同行之路更顺畅、更温暖。


新一批志愿者岗前培训期间,我有幸担任班主任,全程负责大家的日常管理工作。从培训前的合理分组、迎新时的物资有序发放,到突发紧急情况的及时处置,再到时刻关心每位志愿者的适应状态,我把在珲春积累的实践经验充分运用起来,全力帮大家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角色。当有志愿者动情地说 “姐,你就像我们在珲春的亲人” 时,瞬间觉得所有的用心与付出都有了温暖的回响,一切都格外值得。


我要做的,不仅是服务,更是陪伴和支持。新来的志愿者常说:“有姐在,我们就安心了。”其实我知道,这份安心来自于每一次手机消息的及时回复、每一个电话铃声响起时的耐心接听,来自于一次次细致的沟通与协调,来自于对每个细节的用心把控。



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参与珲春市困难学生 “微心愿” 资助工作的经历。在深入摸清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后,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远在新疆的朋友们。令人动容的是,当我把孩子们的心愿和处境分享给他们时,大家毫无迟疑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一刻,我成了连接新疆与吉林的爱心桥梁,让跨越千里的温暖与善意,在两地间流淌。


“服务基层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确实,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落地的跨越从非易事。组织活动时的临场应变、志愿者调岗时的多方统筹、撰写材料时的字斟句酌……这些成长路上的考验,不仅没有阻挡前行的脚步,反而让我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锤炼本领、积累经验,工作能力也在一次次打磨中稳步提升。


选择西部计划,服务珲春,我的青春梦想在边疆开花结果。这是我对青春最好的回答,也是我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胡嘉恒(浙江工业大学)

海报:公艺云(郑州工商学院)

插图:千库网

责编:朱富江

校审:盖奕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