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光而行,为视障青少年打开“音乐之窗”~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2025-10-092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勉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持续在广大青年志愿者心中激荡,极大激励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自觉挺膺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立足本职岗位,身体力行践行回信精神,让青春在西部、在边疆、在祖国大好河山,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专栏推送各领域青年志愿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所思所感、所悟所获。本期推送的是中南大学商学院“寻光计划”音乐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梁觉祥的文章《寻光志愿照初心,青春热血践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奉献基层、服务社会的青年志愿者的鼓舞与激励。自2014年发起至今,中南大学商学院“寻光计划”音乐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已悄然走过11载春秋。11年来,我们以音乐教学、舞台表演等多元形式,累计募集近5000名志愿者,开展近200次线下授课,举办20余场精彩的舞台演出,服务近2000名视障青少年。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青年志愿者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的责任与担当。11年前的一个寻常日子,“寻光计划”的项目发起人路过湖南省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室,偶然撞见几位视障儿童正摸索着弹奏吉他。琴声虽不成曲调,孩子们脸上却漾着藏不住的幸福笑容。他们或许看不见光影,但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从未黯淡。这份纯粹的向往深深触动了项目发起人,也让“为视障儿童打开一扇音乐之窗”的念头愈发清晰。很快,十几位心怀热忱的大学生聚到一起,带着吉他与尤克里里,带着满腔的爱与责任,陪孩子们踏上了“寻光”之旅,帮他们在音乐里捕捉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份因需而生的初心,正是新时代青年扎根现实、坚定理想的生动注脚。我们把个人的微光融入社会发展的星河,为视障儿童送去希望,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中南大学志愿者指导视障青少年学习乐器演奏
如今,线下音乐授课每两周一次准时开展。志愿者总会轻轻握住孩子们的手,引导他们触摸吉他与尤克里里的琴弦,在指尖的触感里感知音符的跳动。每次活动结束,孩子们稚嫩的“下次见”与志愿者的温暖回应,成了彼此最珍贵的约定。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腼腆自卑,慢慢变得开朗自信,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沉甸甸的意义。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到成百上千人的舞台,我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记得有些孩子第一次登上舞台,紧张得手都在发抖,但在音乐的陪伴下,他们逐渐放松,最终自信地完成了表演。那一刻,台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自信与骄傲。这11年的坚守,我们用一次次俯身教学、一场场舞台陪伴,把奉献的意义落到实处,既为社会添了份温暖,也让“寻光计划”成为一张满是温度的亮丽名片。中南大学志愿者与视障青少年一起进行舞台表演
我们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即便身处黑暗,也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从小小的音乐兴趣到大大的成长梦想,从短暂的帮扶念头发展为长期坚守的志愿服务,我们以爱为炬、以音乐为桥,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展望下一个十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继续扎根基层,以志愿之名续写爱的篇章,陪伴每一位视障青少年用音乐驱散黑暗,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闪耀。
本文作者:梁觉祥,中南大学商学院“寻光计划”音乐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
End
来源:中南大学商学院“寻光计划”音乐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梁觉祥供稿
编辑:朱富江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