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暖童心、伴成长,大学生志愿者点亮孩子七彩假期~
最新动态
暖童心、伴成长,大学生志愿者点亮孩子七彩假期~
2025-09-263

编者按

2025年4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发布了《关于遴选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的公告》,面向全国高校遴选出1000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暑假期间面向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新兴领域群体未成年子女等少年儿童群体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江苏大学“马院星火,籽籽童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故事。


今年暑假期间,江苏大学“马院星火,籽籽童心”志愿服务团队聚焦儿童成长需求,围绕思想引领、身心成长、文化传承、文明生活、快乐学习、艺术素养、科技创新、课业辅导八大维度,精心设置系列课程,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的多彩假期。


服务队还充分发挥思政专业优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核心特色课程,为昆山、镇江、扬州、盐城四市的孩子们带去了多场精彩的民族文化课,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少年儿童的心中生根发芽。


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志愿者化身知识的传播者,深入昆山市高新区泾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镇江市健康路桃花坞社区等地,开展了多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在宣讲过程中,志愿者们特意穿插了互动问答环节。听到提问,孩子们立刻举起小手、踊跃作答,有的还主动分享自己知道的民族小故事,现场氛围瞬间变得热烈又鲜活。这场充满童趣的互动,不仅让孩子们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更具体深刻,更悄悄点燃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心底慢慢扎根。

描绘民族团结画卷

“少数民族人物DIY帆布画创作” 活动一开启,孩子们的创造力便彻底 “活”了起来。志愿者们提前备齐了五颜六色的颜料、粗细不一的画笔和洁白的帆布,耐心引导孩子们放开想象,把心里勾勒的少数民族人物模样落在画布上。



稚嫩的笔尖下,一个个形象渐渐鲜活,有的身着鲜艳民族服饰,有的摆出欢快的舞蹈姿态,还有的手持特色民族乐器,每一笔都透着童真,每一抹色彩都藏着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创作时,孩子们还会凑在一起小声分享对不同民族的认知与感受,互相学习、彼此启发。


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为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服务队精心打造了民族服饰立体拼接工作坊,推出趣味十足的民族服饰DIY活动。志愿者们提前备好各民族服饰纹样卡片、实物配饰,一边生动展示,一边细细讲解。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动手实践,剪裁彩纸拼出服饰轮廓,粘贴纹样还原特色细节,串连珠子模拟银饰光泽,一步步将原本平面的服饰图案,变成能捧在手里的立体模型,近距离触摸到各民族服饰的精巧构造。



在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射南村,服务队结合当地的荷藕特色,带着孩子们铺开油纸伞画荷花。孩子们小手握着画笔,笔尖在伞面轻轻流转,边画边聊家乡的荷塘趣事,在笔墨间触碰到荷藕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像我家门前池塘里的样子!”很快,伞面上绽放出朵朵娇艳荷花,而热爱家乡的小种子,也悄悄在他们心里扎了根。


无论是指尖下的立体模型、画纸上的绚丽服饰,还是油纸伞上荷花,都让孩子们在动手间提升了艺术素养,更实实在在体会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之美。


这个夏天,“马院星火,籽籽童心” 志愿服务队带着满满热忱,用知识赋能、用行动担当,助力青少年拓宽视野、培养兴趣、提升综合素质,把蓬勃的青春朝气洒进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满满活力。


End

来源:整理自中国日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江苏大学马院”

编辑:杨茹绚(中国海洋大学)

校对:杨舒媛(中国海洋大学)

责编:朱富江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