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遴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的公告》,共遴选出1500支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服务团队,面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等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城市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志愿宣讲团的志愿宣讲之旅。
近日,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志愿宣讲团通过“理论宣讲+实地实践+科普调研”方式,将“两弹一星”精神送到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在湖南省益阳市、宁乡市的六个社区及部分乡村,宣讲团集中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为让内容更具吸引力,志愿者们精心打磨课程内容,推出“智慧核工业”“人造太阳”“铀的三生三世”“‘两弹一星’精神”等六节特色课程,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大学生志愿者在湖南省益阳市金家堤村集中开展宣讲活动
团队依托思政教育专业的学科优势与专业技能,通过生动讲解、详实史料与富有感染力的多媒体展示,将“两弹一星”精神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科学家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以及这一伟大精神对当代中国的深远意义,逐一呈现在基层群众面前。宣讲现场气氛热烈,听众们全程专注、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团队志愿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返回家乡后迅速行动起来,主动联系当地学校、社区等场所,有序开展分散式宣讲活动,覆盖了6所学校和11个社区、乡村。大学生志愿者暑期返回家乡河南省漯河市第五实验小学开展宣讲志愿者们结合家乡特色和听众群体特点,对宣讲内容和方式进行灵活调整。走进学校时,以主题班会为载体,通过互动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来到社区时,则在广场搭建宣讲台,用接地气的形式吸引居民驻足。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努力让“两弹一星”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青少年从中汲取爱国奋斗的力量,社区居民直观感受国家科技荣光,这份精神共鸣最终汇聚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学生志愿者暑期返回家乡山西省长治市辅成中学开展宣讲
“您知道核电站和原子弹的原理区别吗?”“您了解核医学能治疗哪些疾病吗?”在益阳市科技馆内,志愿者带着设计好的调研问卷与科普手册,开展“核能与‘两弹一星’精神认知”主题调研。
通过与科技馆工作人员座谈交流、沉浸式参观专题展览,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核能的产生原理、发展历程及民生应用场景。随后,团队面向科技馆内外市民开展问卷调研,重点收集了大家对核能的认知程度、态度倾向及科普需求。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助力团队针对性地开展宣传。
大学生志愿者在湖南省益阳市科技馆开展调研学习
此次系列宣讲实践活动,覆盖基层群众、师生超800人次。志愿者赵潇松表示:“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队,对我们而言是荣誉更是责任。未来,我们将继续把‘精神宣讲+科普实践’做深做实,让‘两弹一星’精神在青春接力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End
编辑:张琳琳(西部计划志愿者)
校对:林洁玉(南京艺术学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