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像一棵白杨扎根在大漠边疆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最新动态
像一棵白杨扎根在大漠边疆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2025-08-141

编者按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勉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持续在广大青年志愿者心中激荡,极大激励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自觉挺膺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立足本职岗位,身体力行践行回信精神,让青春在西部、在边疆、在祖国大好河山,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专栏推送各领域青年志愿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所思所感、所悟所获。本期推送的是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徐灿的文章《像一棵白杨扎根在大漠边疆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殷切期许。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我也始终坚信,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服务大有可为。基层的工作虽然充满挑战,但其中的淬炼能让我们褪去稚嫩,在田野中、在讲台上、在人民群众间读懂国情、厚植家国情怀。

我所服务的皮山县,和谢依特小学所在的地方一样,都属于边境县。这里有昆仑山雪峰的巍峨壮美,也有偏远乡村的沟壑纵横;有热情质朴的维吾尔族乡亲,也有亟待改善的教育现状。

我与其他西部计划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等青年群体自发成立了一支“红领巾小课堂”志愿服务队,假期在皮山县9个社区、62个村开展作业辅导、科普教学、公益实践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等活动。每次备课前,我都会反复推敲教学方案,将晦涩的理论转化为童趣盎然的互动游戏。当看到家长亲切地称呼我的维吾尔族名字“伊尔凡江老师”,询问孩子今日表现时,那些反复修改的教案都化作了最温暖的回报。

西部计划志愿者徐灿参加“红领巾小课堂”与孩子们的合影

语言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文化和心灵。它像一把钥匙,开启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听着当地少数民族青年农牧民嘴中堪比老家安徽方言还难听懂的国通语,我意识到,掌握国通语,不仅意味着他们能够更顺畅地沟通交流,更意味着他们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点亮自己的未来。

于是,在和田地区团委的支持下,我主动承担起对当地青年村干部、青年农牧民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工作。从国通语拼音的基础教学到日常会话的实践,8个月的国通语教学,我见证了越来越多的学员成长与进步。在后来的第三届新疆南疆社会面青年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赛中,我们的队伍也不负众望赢得了大赛的“双冠王”。

新疆是个好地方,年轻时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奋斗,和新疆一起成长进步是一种幸福。如果没有西部计划,我不会来到新疆。如果没有国通语培训和大赛,我更不会认识我的未婚妻古丽苏姆,也不会有这段美好的姻缘。

西部计划志愿者徐灿与学员讨论国通语

今年五四青年节,在皮山徽岳记瓜蒌基地前,我与来自京津皖新四地的青年学子围坐畅谈,一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这场跨越千里的青春对话,让我们不仅见证了西部计划的薪火相传,更看到了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那些扎根边疆的青春力量,正以专业知识浇灌希望之花,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让“兴边富民”的战略构想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正如昆仑山巅的雪莲,越是经历风霜雨雪,越能绽放出震撼人心的生命之美。

西部计划志愿者徐灿在皮山县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和当地百姓点燃希望的篝火


在未来,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如一棵白杨般深深扎根大漠边疆,继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做好知识的传播者,更做好民族团结的纽带,让更多新疆青年朋友们能借助语言的桥梁,走出去实现梦想。也期盼着,有越来越多像我一样投身这里的青年朋友,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舞台,绽放青春光彩。


本文作者:徐灿,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现已扎根和田工作。



End

来源: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徐灿供稿

编辑:刘婧棵(哈尔滨工业大学

校对:郭丽蕊(西南大学)

责编:朱富江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