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志青春丨我在那曲,像谈海玉那样救死扶伤
最新动态
志青春丨我在那曲,像谈海玉那样救死扶伤
2025-08-061


朗读者:王品皓(浙江工业大学)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杨鑫芳,202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人民医院


之前对谈海玉老师不了解,到了那曲市人民医院听说了她的故事,对她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百闻不如一见,唯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在那个远比现在更加艰苦的时代,作为第一批来到那曲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们背后的付出。他们的勇敢,更加让人敬佩。


看了关于她的报道,知道了她是因为疾病无奈选择离开那曲,我对她更多的是心疼。前人的故事,后人的镜子,照亮前行的方向。同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我来到这个她曾经服务过的地方,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接力。


我是202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当年被分配到那曲市人民医院,并服务于120急救中心。当时,距离谈海玉第一次来到那曲正好20年。如今医院的医疗条件早已不是当年的状况,也远没我来之前想象的那么差。


西部计划志愿者杨鑫芳(前排右二)和那曲市人民医院的同事合影。


我还记得,一次急救出诊是2023年12月底,那是发生在国道上的一次车祸,从医院过去要一个小时左右。临行前,带我的医生告诉我,不用担心,到了现场该扎针就扎针,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该怎样包扎就怎样包。


去往事发点的路上,我在脑海中把可能遇到的情况都预想了一遍,以便让自己到现场后不会慌。可是,抵达现场后患者已经没有呼吸、心跳,同时出血严重。看着年轻的生命没办法挽回,我惋惜的同时也告诉自己,今后必须要练好本领,尽己所能,救死扶伤。


没过多久,又一起车祸急救电话联系到医院。伤者是自驾到那曲游玩,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路过的好心人帮他打了120。


抵达现场后,我判断他小腿粉碎性骨折,作了紧急处理。为了节省时间尽快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我们与交警沟通后,由他们开道逆行至最近的高速出口赶回医院。路上,他一直喊疼,并伴有失血性休克的风险,我就一直在车上喊他,叫他不要睡,尽量保持清醒。在一声声呼唤中,我们最终顺利抵达医院,他也因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这次经历更让我坚定了投身急救工作的决心。


西藏海拔高,气候条件特殊,常有游客在旅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或因高原反应拨打急救电话。每当接到任务,我都努力让自己快点、更快点。因为我快一分钟到达,病人就可以快一分钟得到救治,生命就有更多保障。


人曾问我,来到那曲会不会后悔?每次我都会回答,不后悔。截至目前,我已经参与了百余次急救任务。在这里,我希望能不断提升救治水平。毕竟当一个生命在自己面前流逝,那感觉太难受了。对于未来,我希望能靠着自己微小的力量,为那曲急救工作作出更多贡献。


我高兴自己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份子,我所做的一切虽然是微小的,是平凡的,但是我觉得具有非凡的意义,它让我融进时代的血液,一起感受着这个伟大时代的脉搏。在我的人生征程中,这将是最有价值、最宝贵的一部分。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07月09日07版

编辑:胡嘉恒(浙江工业大学)

海报:李永禧(福州大学)

插图:千库网

责编:朱富江

校审:盖奕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