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青说1935”全国大学生宣讲遵义会议精神成果汇报展演活动举行
最新动态
“青说1935”全国大学生宣讲遵义会议精神成果汇报展演活动举行
2025-07-22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重要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赓续红色血脉,2023年7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共遵义市委、共青团贵州省委联合实施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名大学生积极响应,以青春之音讲述红色故事,以青春之力传播红色文化,将遵义的革命历史卷轴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让遵义会议精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多人从中汲取到了奋进力量。

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17900余场,覆盖220余万人,掀起了全国高校学习宣传遵义会议精神的热潮。



 7月18日,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动员青年学生以“青言青语”传播党的理论,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由中共遵义市委、共青团贵州省委共同主办,遵义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团市委、市教育体育局共同承办的“青说1935”全国大学生宣讲遵义会议精神成果汇报展演活动在遵义市青少年文化宫举行。团省委副书记李剑出席,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邓航致辞。

向光而行


青春始终以蓬勃之力向光而行。展演在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纪录片《向光而行》中拉开序幕。    
 
精神永驻 共赴新时代复兴之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信仰的力量永不褪色,遵义会议的精神火炬穿越近一个世纪的烟云,依然清晰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中英文宣讲《精神永驻,共赴新时代》,带着大家搭乘“时光号”列车,开启一段红色旅途。

跨越山海的回响


当珠江的浪花遇见赤水河的波涛,当摩天大楼的倒影映照娄山关的朝阳,会碰撞出怎样的回响?广州大学“星火·逐梦”志愿宣讲团情景朗诵《跨越山海的红色回响》带给我们答案。

沪遵同行,山海共情
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一座石库门小楼中开幕,点燃了革命星火;1935年,遵义会议在遵义一幢小楼里召开,校准了前进航向。历史的脉络连接了两座城,上海大学“沪与遵行”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带来的理论宣传二人讲《沪遵同行,山海共情: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段山河共频的深情!

火种


山海共济同赴远征,精神火种接力传承。从革命战争年代到乡村振兴一线,这精神火种从未熄灭。兰州大学“青马”宣讲团演绎的情景舞台剧《火种》,为我们讲述一段几代人关于信仰与使命的深情接力!

青说1935·90年时空不灭的灯


生途终有尽,信仰永无终。在黔北大地,有这样一盏灯——90年前照亮了历史会场,如今又点亮了支教课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贵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在黔研究生支教团代表,通过情景微剧场《青说1935:90年时空中不灭的灯——从历史会场到支教讲台的精神接力》,带我们见证了1935年的那盏灯,从历史会场穿越到支教讲台的精神接力。


青创1935·薪火市集


场外,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八支高校宣讲团共同打造的“青创1935·薪火市集”,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围观。同学们以非遗混搭、硬核科技、IP设计为抓手,将“红色记忆”巧思融入钥匙扣、叶雕、3D书签、纸杯等物件,更运用微纳激光直写光刻技术,把遵义会议会址精细雕刻在微米纳米分辨率尺度下,让红色精神通过多元载体生动呈现。



End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遵义”

编辑:朱蕾玲(湘潭大学)

校对:严   妍(陕西科技大学)

责编:朱富江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