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发布了《关于遴选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的公告》,面向全国高校遴选出1000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暑假期间面向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新兴领域群体未成年子女等少年儿童群体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医科大学“规航”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故事!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规航”志愿服务队“七彩假期”系列活动在湛江遂溪县界炮镇多个乡村开展。这场以“规划生涯·扬帆起航”为主题的行动,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群体的成长需求,为孩子们打造了一段兼具知识启迪与情感陪伴的暑期时光。
据了解,“规航”服务队的七彩假期暑期行动构建“四维成长课程体系”,助力孩子成长。“外部世界探索” 课,借3D模型带孩子“云游”故宫等,借“奋斗者号”讲解海洋工程职业;“自我探索” 课以“优点树”活动,帮内向孩子建立自我认同;“生涯决策与管理”课用“人生阶梯图”,教孩子拆解梦想为小目标。
系列课程从拓宽视野到认知自我、规划路径,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从“看见光”到“成为光”的成长通道。正如指导老师匡思蕾所说:“我们不是要给孩子们设定未来,而是帮他们拥有勾勒未来的勇气与方法。”
“姐姐,你是怎么把湛江的海鲜卖到全国各地的?”在湛品推荐官吴晓婷的线上访谈中,雷公村的小朋友踮着脚尖举着话筒提问,眼中满是好奇。这场时长40分钟的访谈,成为孩子们“职业认知启蒙”的生动教材。她指着屏幕上滚动的订单说:“秘诀就是把‘想’变成‘做’,比如你们想学好画画,就每天多练10分钟。”
更让孩子们震撼的是“云游生蚝基地”的直播体验。驻界炮镇工作队的由浩杞同志带着防水摄像机,踩着没过小腿的海水进行现场直播。当烤生蚝的香气透过屏幕仿佛能飘出时,由浩杞笑着说:“这不仅是美食,更是一份需要懂海洋、会管理、能创新的工作。”
经过这些实践活动,孩子们的职业认知已从“医生、老师”拓展到“农产品主播”“生态管理员”等多元领域。
海田村“绘彩草帽”课堂上,志愿者提供颜料工具,引导孩子们自由创作。小朋友们在志愿者协助下,将对未来的畅想绘于草帽,海浪、帆船与“家”字承载着童心期盼。大塘村书法课上,志愿者从基础笔画教起,结合字形讲解人生道理,还邀请村党支部书记来到课堂上,挥毫写下“规划生涯扬帆起航”,借“行”字寄语孩子成长需有人陪伴、脚踏实地。
青年志愿者的暖心陪伴已在孩子心中播下的种子,终将茁壮成长。未来,“规航”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化“七彩假期”,以多样形式延续对乡村儿童的关爱,为乡村振兴画卷添上温暖一笔。
End
编辑:厉春涛(浙江工业大学)
校对:魏钰璇(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