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老有所乐、青有所为,托起幸福“夕阳红”~
最新动态
老有所乐、青有所为,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5-07-1210


带练八段锦帮助老年人降“三高”、为抗癌奶奶制作一本人生回忆录、用童声童舞哄爷爷奶奶开心……今年4月以来,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等四部门开展“金晖相伴 青暖社区”上海青少年进社区为老志愿服务行动,730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走进社区,聚焦老年人情感关怀、科技助老、健康管理等急难愁盼问题,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用他们的青春朝气和志愿服务为银发族带去关怀与温暖,实现“老有所乐、少有所为”的双向赋能。


“和他们聊天
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4月起,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的“乐动都市”志愿者团队化身健康使者,在杨浦区13个街道社区开展八段锦与弹力带操教学活动,为街道老年居民们带去专业、科学的运动指导。


张兰婷便是团队一员,她一直渴望能凭借所学为社会贡献力量。“大家工作学习压力大,久坐伏案导致颈椎问题频发,亚健康状况普遍。我想普及健康专业知识,帮助更多人改善身体状况。”这份初心,让她毅然加入志愿者团队。


她每周负责两个街道的健康教学。每节课一小时,内容包括健康知识科普、八段锦教学以及弹力带抗阻运动带练。这些内容是由学校老师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得出,八段锦加上弹力操能达到中等强度锻炼效果,更适合中老年人。弹力带操作为抗阻运动,能锻炼肌肉力量。周一大约有10人参与,周五人数在10-20人左右。


大学生志愿者张兰婷正耐心指导社区老人练习八段锦


为了上好每堂课,张兰婷做了充分准备。她学习了八段锦与中医经络走向的关系,熟悉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和功效。课堂上,她先了解大家的基本情况,一起进行准备活动,随后开始八段锦教学。教学过程中,她穿插着重难点和科普知识讲解,耐心纠正学员动作、解答疑问。课间休息时还会询问学员平时的锻炼情况。


当看到老人们的动作逐渐标准,脸上洋溢着掌控自己身体的喜悦笑容时,张兰婷内心充满了成就感。渐渐地,参加活动的老年“三高”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均有所下降,身体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


而志愿者们也收获了成长。张兰婷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她学会了用更准确的语言描述肢体动作,在与中老年人的交流中,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们每次练习都很开心,大家互相见面氛围特别好,和他们聊天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张兰婷笑着说。同时,每周两次的带练也让张兰婷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


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的“乐动都市”志愿者正带领社区老人进行健身训练


“是我在陪护他,他却治愈了我”


安宁疗护越来越受重视,但大众因医学知识不足,难以参与。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学子们凭借专业知识,加入“唯爱天使”安宁疗护志愿者队伍,体会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培养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管政是同济大学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大三学生,报名时已是学院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之后成了组长。他发现大家学业忙,一对一结对难,就把模式改成三对一,还根据大家情况,和学校沟通,确定了每周四天陪护时间。


他自己前往的是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陪护了7位临终患者。他结合节庆日为患者开展活动,夏天还会和患者一起做手工扇,冬天一起织围巾。


大学生志愿者管政和同伴正与老人一起学唱黄梅戏


管政对一位出生在革命年代的奶奶印象尤为深刻。她一直努力工作,退休后终于有时间旅游,却意外确诊肺癌,她想要一本自己人生的回忆录,回忆退休后一两年的旅游经历。管政就和小伙伴与她的子女一起帮她制作。“这位奶奶非常顽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在和病魔斗争,她也真的很想要再多一些时间和生命体验。”


管政带领团队还去了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介绍安宁疗护概念、交流经验,走进社区了解当地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举办科普活动。


还有位爷爷,捕捉到了管政因挫败经历而低落的情绪,用他抗战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安慰他,让管政深受触动。“我要陪护他,他却治愈了我。他患有食道癌,所以说话有点困难,声音都是哑着的,我听到他用那样的声音安慰我,差点哭出声来。”那位爷爷给予他的力量让他逐渐成长起来。


“经历这些志愿服务,同学们好像突然长大了。接触患者后,真切感受到医学人文课程的内容,也开始以更高站位面对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管政说。


同济大学医学院“唯爱天使”志愿者正为老人提供心理慰藉服务


从试点到长效推广
打造青少年为老品牌项目


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参与社会治理和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金晖相伴 青暖社区”项目开展以来,首批在浦东、徐汇等8个重点区域和25所高校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创新“结对+接力”服务模式,目前已实现52个街道社区和29家养老机构与高校精准结对。各高校积极响应,累计招募志愿者7300余名,组建信息技术支持、疾病预防等专业化服务团队64支。


志愿者们围绕“暖心陪伴、情感连心、巧手银龄、文体健康、科技助老、反诈宣传”六大核心服务岗位积极实践,同时还推出多项特色子项目,服务形式涵盖心理剧场展演、音乐治疗、线上直播教学、跨代际互动体验等,切实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悉,该项目第一季将持续至今年12月。未来将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稳步拓展试点范围和参与范围,实现全市面上推广。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上海青少年进社区为老志愿服务行动基本覆盖上海市所有社区和部分养老机构,成为服务实、作用大、可持续、影响广的品牌项目。



End

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青年志愿者”

编辑:刘婧棵(哈尔滨工业大学)

校对:郭丽蕊(西南大学)

责编:朱富江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