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从8人到30万人次,西湖边的“最美人墙”,一站就是十年!
最新动态
从8人到30万人次,西湖边的“最美人墙”,一站就是十年!
2025-07-127


7月5日傍晚,被太阳炙烤了一天的城市,暑气蒸腾。


40名志愿者站在杭州延安路平海路口,随着红绿灯的变化而变换着队形。21岁的大三学生单洋就在其中,他穿着橙色的志愿者背心,里层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脸上挂着汗珠。



这是西湖边“最美人墙”又一次上线。“最美人墙”志愿服务项目自2015年创立以来,已连续十年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守护游客安全。


此刻任凭热浪翻滚,单洋和伙伴们组成的“最美人墙”稳如磐石,坚守着繁忙交通之中的秩序和安全。


一天走两万步,随时“察言观色”


“衣服没有干的时候,就是夸张到这个地步。”单洋笑说,“我提前准备了藿香正气水,除了保障志愿者,还能在游客万一中暑时采取应对措施。”


这个单眼皮的小伙子目光炯炯,似乎一直对周围“察言观色”。他说,红绿灯变化时间是不固定的,依据的是实时人流量,因此他需要全神贯注。


红绿灯几十秒就会变换,手拉手的人墙队形刚拉出去将人车分离,马上就要收回来。如此反复,基本没有停歇过。


当晚和单洋组队的志愿者,大部分是大学生,也有上班族和退休人员。单洋说,高温天他们一般从傍晚6点开始服务,此前会根据当日人流量决定采用何种队形,队形有传统的二字形和V字形、X形。


“在我印象中,人气最爆的当数跨年夜,我们站在四个街角严阵以待,随着红绿灯变化迅速变换,在路口筑起一道X形人墙,让行人在我们构筑的通道里安全行走。”


参与“最美人墙”三年多来,单洋记得很多细节,“第一次参加时是懵懂的,看到很多路人向我们竖大拇指,说‘有你们真好’之类的话,我心里也暖暖的”。



那一天,单洋暴走了两万多步,感觉身体很疲惫,内心却无比骄傲。此后,做志愿者时每天两万步成了他的常态。


如今,作为“最美人墙”领队,单洋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孩子走散,他要带着队员帮助寻找;有人晕倒或受伤,他要及时进行处理。


单洋还要分心给游客耐心解答五花八门的问题:西湖往哪里走、某餐饮店在哪个位置、小红车到哪里还……


希望这份青春力量
助力最美风景一直“美”下去


43岁的沈廷冲是“最美人墙”的负责人,他这样评价单洋:热爱志愿服务,充满热情和担当,“最美人墙”志愿者需要灵活协调处理各种问题,他都可以胜任。


“真像是昨天的事……”看着青春的单洋,沈廷冲想到了自己的过往:十年前的五一假期,沈廷冲等8名志愿者站在这个路口协助指挥交通,引导游客过马路,“当时我就憧憬,能否通过志愿者的努力改善这里的拥堵状况,如今终于实现了。”


从最初的8个人,到现在30万人次参与,西湖边“最美人墙”的这些“小橙子”(网友对志愿者的称呼)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曾被质疑作秀,也被指责过添乱……但是,大家路过时竖起的大拇指,给了我们坚持的力量。”沈廷冲说。



夏日的西湖愈夜愈精彩,人潮开始汹涌。


“哇,最美人墙!”人群中有年轻人举起手机。很多第一次目睹“最美人墙”的游客,都会被这壮观的场面所震撼。


单洋说,他记得刚来杭州上大学时,和同学坐公交车路过这个路口,看到“最美人墙”,心一下子被触动了,“杭州真美好,连过马路都能被温柔守护。”


“在这里参与志愿服务后,从曾经的小白到现在的从容,我成长了很多,还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同学、朋友加入志愿服务中来。”单洋说,每次套上橙色背心,就觉得浑身充满力量。他希望自己的这份青春力量,能助力最美风景一直“美”下去。



End

来源:《钱江晚报》2025年7月8日05版(记者:方力、杨晓轩)、微信公众号“杭州志愿者”,图片来自“潮新闻客户端”(杨晓轩、谢春晖 摄)

编辑:袁银雪(山西大学)

校对:朱蕾玲(湘潭大学)

责编:朱富江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