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引领青年弘扬扶残助残美德 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持续深入开展
最新动态
引领青年弘扬扶残助残美德 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持续深入开展
2025-07-063


在中南大学商学院近日举办的2025届毕业晚会上的一幕,温暖了现场每一位观众:一位盲童在合唱结束后站在舞台中央说:“曾经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是音乐,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生活,让我能感知美好,也变得自信开朗。我想和其他盲童一起,向即将毕业的哥哥姐姐们大声送上祝福:‘祝你们毕业快乐,未来闪闪发光!’”

这群盲童孩子和哥哥姐姐们结下如此深厚的感情,源自中南大学商学院“寻光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该公益项目通过与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为视障儿童提供线上辅导、线下吉他和尤克里里教学、大型公益演出等志愿服务。

中南大学商学院“寻光计划”项目志愿者在传授基础乐理知识

今年7月6日是第十五个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指出:“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各级共青团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动员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持续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在弘扬扶残助残美德、服务残疾人工作、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中彰显青春风采和责任担当。

聚焦残疾人实际需求
让助残服务更加贴心、暖心

每周日上午8点,由井冈山大学志愿者组成的红五星志愿助盲团,都会在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书院旁的滨江公园内开展助盲跑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负责带领盲友进行热身训练,之后和盲友两人一组,同握一条运动围巾,通过同频跑步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例跑结束后,志愿者还采用“上门+电话”的方式进行回访,形成例跑反馈记录,优化服务细节。

井冈山大学红五星志愿助盲团志愿者指导盲友做健身操


各级团组织动员指导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围绕残疾人就业帮扶、辅具维修、法律援助等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团天津市委联合残联等单位开展助残专场招聘会,组织残疾人创业培训,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团内蒙古自治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向残疾青年分享企业用工信息,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帮助他们找准职业定位,并集中开展就业创业知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和手续办理等志愿服务。团湖北省委联合省残联发布“残疾人爱心超市”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工作指引,在全省30个县市试点推广,开展进社区服务312场,提供辅具志愿维修服务1518件,帮扶特困残疾人25626人次。团云南省委争取司法机关、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和法律院校等单位的支持,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代书、调解、辩护等志愿服务,帮助残疾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团委通过建立“定期走访+随时反馈”服务机制,组织青年志愿者每周探访残障人士,为残疾青少年儿童捐赠物资,提供陪伴关怀、理发、家政等“微服务”。

聚焦依托高科技手段
让助残服务更加高效、精准


在湖北省聋儿康复中心、武汉市洪山区手语园等地,343位聋人使用一套专用系统后开口说话,其中13人首次连贯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这套系统由华中科技大学开发。依托专业优势,该校积极研发“AI助聋,让爱发声”等志愿服务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团委书记罗迪介绍,这个技术团队具有文工交叉和跨学科背景,通过核心算法设计、软件系统开发和硬件系统搭建所自主研发出的“金蝉子”唇语辅助训练系统,实现了听人和聋人的双向实时沟通。该系统打破了技术垄断,累计获得3项国家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其唇语识别准确率经LRS2数据集测试领先当前世界最优方法15%。

华中科技大学“AI助聋,让爱发声”项目志愿者自主开发的唇语识别辅助系统


团上海市委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提供“助盲出行”“手语翻译”“微心愿”等八大助残志愿服务项目,细致摸排服务需求,分层分类,匹配供需。国网浙江省东阳市供电公司红船志愿服务队运用数字化工具建立服务对象在线地图,精准定位300余户需求家庭,建立“识别、签约、干预、评估、跟踪”五步工作法,制定20余项志愿服务标准。浙江湖州依托“湖小青”助残云平台,发布“微心愿”2.1万个,青年志愿者接单服务率达98%,服务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40%,让资源高效配置、服务精准到位。

聚焦孤独症儿童群体
让助残服务更加专业、有效

从2023年暑假开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繁星守护”团队负责人就带着特殊使命走进了浙江省湖州市南浔扬帆康健园。一名5岁的孤独症女孩小媛,不会应答自己名字、无法辨认日常物品,时常突然尖叫,她成了团队的重点帮扶对象。

在队员半年多的专业帮扶下,如今小媛不仅能模仿说“妈妈”“抱抱”等词汇,能准确指认水杯、毛巾等10余种生活物品,还学会了主动挥手打招呼……

康健园老师感慨:“大学生志愿者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康复方案,家长们感动的眼泪就是对他们最棒的肯定。”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繁星守护”项目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


近年来,各级团组织贯彻落实中国残联联合团中央等部门印发的《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有关部署要求,围绕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需求,广泛开展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团黑龙江省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参与干预训练,动员515名志愿者累计帮扶447名孤独症儿童,开展关爱服务47场次。团浙江省委指导市县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孤独症儿童和家庭提供知识科普宣讲和结对志愿服务。团甘肃省委组织专业志愿者团队开展艺术疗愈服务1520课时,举办音乐课、舞蹈课、绘画课、手工课、艺术展、音乐会等公益活动400余场次,累计服务8680人次。蚌埠医科大学“点亮星空”志愿服务队前往孤独症儿童家庭和康复机构,开展知识宣教、爱心助教、居家助残、“蓝丝带”募捐等系列活动。漯河技师学院指尖塑艺志愿服务队为孤独症儿童量身打造趣味面塑课程。

聚焦健全服务体系
让助残服务更有规模、动力

搭建青年志愿服务交流展示平台,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和骨干人才,团中央举办专题研讨和现场观摩等交流活动,研发推广专项品牌项目手册和优秀项目案例,不断提升助残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提升青年在助残工作中的贡献度。

《“为盲人讲电影”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手册(2025年版)》发布


各级团组织通过培育项目、统筹调度、整合资源等方式,不断完善助残“阳光行动”工作机制,发挥共青团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优势,动员广大青年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团北京市委联合市志联、市残联共同举办助残志愿者培训班,对全市100名骨干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并纳入北京市无障碍监督志愿者队伍。团河北省委统筹推动“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组织对组织等帮扶方式,常态化提供残健融合、教育支持、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康复指导、就业服务等9类关爱服务。团江苏省委建立省青年志愿者总队,近30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发展助残社会组织和助残志愿组织近3000家,建立阳光助残服务基地20余家,志愿服务团队与残疾青少年结对5.5万个。团安徽省委组建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与残疾人家庭常态化开展“一助一”结对服务,定期上门探访。团重庆市委探索“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新模式,依托“青少年之家”“渝馨家园”等阵地,联动市级总队、相关区县残联和团委、街道、社区及高校等资源,打造一批专注于服务残疾人群体的专业平台。团四川省委建立以“医-校-社”为特色的链条式助残志愿服务体系,制定针对医生、学校、社区及家庭志愿者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内容,定期摸排统计35周岁以下残疾青少年的具体数量、基本情况和主要需求,动态建立需求台账,精准匹配供需对接。

过去一年来,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助残志愿服务,聚焦残疾人实际需求,积极创新服务内容,通过结对服务、集中活动等方式,弘扬扶残助残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并在服务过程中深刻体会“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各级团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14.7万余场次,服务残疾人60.8万余人次,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151万余人参与。广大青年志愿者在积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火热实践中彰显青春风采和责任担当。

End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7月6日01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周围围),部分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季录商院”“浙水院计算机学院”等

编辑:魏钰璇(兰州大学)

校对:厉春涛(浙江工业大学)

责编:祝   宇、朱富江
校审:盖奕洁
投稿:zgqnzyz@126.com
?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