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在粤港澳三地统一样式、统一使用,以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三地志愿服务联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文化体系建设。
志愿服务徽标作为二级标识,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主创团队设计创作,与主会徽图案融为一体。
志愿服务徽标整体以爱心为原形,延续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的礼花绽放的视觉形式。色彩上沿用会徽的广东木棉红、香港紫荆紫、澳门莲花绿,形成同心礼花,活力四射。
寓意志愿者奉献爱心,伸出友爱之手,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大湾区志愿服务协同发展。
志愿服务口号、志愿者昵称,由广东赛区、香港赛区、澳门赛区共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遴选、优化创作而产生。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昵称
志愿服务口号、志愿者昵称,由广东赛区、香港赛区、澳门赛区共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遴选、优化创作而产生。字体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家书写。
据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计划招募4.5万名赛会志愿者,其中十五运会3万名,残特奥会1.5万名。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已于2024年12月启动。
当前,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即将完成,3月起将启动赛会志愿者培训工作。
据广东省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团广东省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培训课程体系和培训教材推出,为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志愿服务通用培训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线上线下共18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志愿者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赛会志愿者可通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概况》《志愿者岗位介绍》帮助志愿者熟悉办赛的基本情况;通过《志愿服务基础理念与服务技巧》《志愿服务纪律规范》等课程帮助志愿者了解开展服务要遵守的原则和纪律;通过《志愿服务通用礼仪》《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应急事件与自我保护》《志愿者心理调适》提升志愿者开展服务的技能。
通用培训教材为志愿者培训的辅导材料,内容涵盖全运会及残特奥会基础知识、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志愿者礼仪、突发应急事件与自我保护、志愿者心理调适、助残志愿服务等11个部分,以赛会志愿者为主要受众群体,旨在帮助志愿者全面了解赛事概况和自身职责,掌握志愿服务基本技能,为在赛场上服务打好基础。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赛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已组建一支含有300余名志愿服务省级通用培训师资队伍,为赛会志愿者通用培训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志愿者完成通用培训后,将会根据各自岗位进入专业培训和场馆培训阶段。最后,从10月份开始到赛前7天,志愿者还需要进行岗位实践培训,进行上岗前的实战演练。
“接下来,我们将深化实践育人,完善粤港澳三地赛会志愿服务协同联动规则机制,以高水平志愿服务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高质量举办,以创新志愿服务交流合作机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End
编辑:马文雅(安徽师范大学)
校对:陆 茜(云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