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宣讲开展期间,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把抽象的价值观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努力让孩子们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
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对可能存在的各种侵害,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常见的侵害形式以及应对方法。在模拟场景中,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对危险说“不”,并教给他们在面对陌生人的不合理要求、身体接触等危险情况时,如何果断拒绝并及时寻求帮助。在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还设置了寓教于乐的安全知识问答环节,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大学生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们向危险说“不”
在生活中,意外伤害往往防不胜防,除了需要注意儿童在家中的用电安全,外出时同样也要防范雷电、高压线带给我们的伤害。
在博鸿社区,大学生志愿者们头戴不同环境的头饰,邀请小朋友扮演游客选择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躲避雷电。小朋友们认真思考,踊跃互动,积极探讨哪个地方适合避险。通过这种方式,切实提升了小朋友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判断能力,为他们的安全成长增添了一份有力保障。
小朋友们跟随大学生志愿者对于食品安全标识的讲解,一一辨认“零食安全五要素”是什么。同时,志愿者们通过添加剂制作饮料的小实验,增强小朋友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从而自觉远离不健康零食,减少意外伤害风险,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大学生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进行实验展示
End
编辑:李雪艺(中国海洋大学)
校对:高华婷(吉林师范大学)